二〇二四年十一月的碎碎念。发疯了似地阅读、科研。
因为网站权限出了些故障,加上GRE备考、四五条线程并行的科研、出国访学申请等,许久不得抒胸臆于此。今日复返。
否定人的全然自由意志并不是件坏事。无论是宿命论也好,环境论也好,都在用“身不由己,己不由心,身又岂能由己”来减轻人在道义上的责任。否则,一个完全意义上自由的人,为何不能自由地做出最道德的选择?
倘若肉身能够永恒不朽,是否所有罪恶都将被合理化?究其根本,在于丧失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心,所有道德谴责也都将随时间长河归于麻木。所以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,公平地宣告——游戏是有终点的。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社会经济秩序,才有了遵循的价值与意义。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消费主义狂欢节。网络购物固然便捷丰富、自由度高,然而在反复比对、挑选商品的过程中,却产生一股强烈的由于供给过剩而带来的“决策疲惫感”。乏。明年坚决不再参与了。
加缪说:“只要我还一直读书,我就能够一直理解自己的痛苦,一直与自己的无知狭隘、偏见、阴暗,见招拆招。” 确乎此言,这也是为何我执意要在每日科研之前,先雷打不动阅读2小时(8:00-10:00am)的重要原因。“旧我”随时准备着被洗刷与冲击,好给“新我”腾挪生长的空间。毫不夸张地说,某些书带给我的精神撼动远胜于芜杂堆砌、花里胡哨的学术文献。
真是绝妙的一天。一时兴起,只身直奔上海。从陕西南路、淮海中路,到襄阳南路、复兴中路,再到香山路、皋兰路、思南路,顺着直至建国中路,最后是南京西路、黄河路。抬腕一看,步数竟已25000+,却丝毫未感到疲倦,仍是兀自走啊走。最喜欢香山、皋兰、思南一带。这里是宝总的童年,沧海桑田都具象化于眼前的一切——横斜的电线、掩映在梧桐叶中的洋房、鱼鳞瓦坡……久久凝视着,感受历史的犬牙差互在眼前一一呈现。
日落前,又匆匆赶赴静安寺永源路的集市。饮食小摊的滚滚热气冲散了初冬的寒意,人声鼎沸,普通话、上海话、英文、粤语、韩文交杂,连笑声也是国际化的味道。Jackson不在,但惊喜地见到了他的父母和兄弟Henry。对视的那一刹那,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。心中窃喜,悄悄发愿——终有一日,顶峰相见。
读到一位教授的观点,颇有共鸣:“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了平庸的精致,……社会科学研究严重内卷与空转,既无力从经验与实践中汲取研究营养,又不能回馈经验与实践。”前沿的统计算法不断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中,然而实际故事却难逃窠臼,除了扑面而来的高科技感,几乎没有传递更多新鲜深刻的见解。然而,自己也在这个漩涡中难以抽身,更何况,统计背景让自己的思维更加陷于技术驱动的困境。需警惕,但且行且看吧。